第一節
踏上一條歸還是不歸的路
皇宮很像是圍城,外面的人總想着裏面到底有什麼好,而在裏面的人卻不這麼認為。入宮,這條路到底是一條康庄大道,還是一條不歸路,只有走過的人才知道。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渴望進入這個地方,比如甄嬛。十六七歲的甄嬛奉命和自己的好姐妹眉庄、陵容一起參選秀女,她出行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來充個人數,所以她並沒有精心「布置」自己,但或許皇帝正是看中了她的不施粉黛,以及她的智慧和端莊,加之她是其愛臣甄遠道的女兒,所以甄嬛得以入宮。
甄嬛入宮之後成了雍正的常在,她被迫捲入了後宮鬥爭這個巨大的漩渦中,小小年紀的她目睹了後宮極其殘酷的鬥爭,尚保持着自己的姿態,不過在一次次事件的影響下,她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也隨之發生變化。
相比甄嬛入宮的戲劇性,呂雉的入宮就順風順水了,或者說呂雉不能算是入宮,而是被皇帝接到了宮中。上文中提過,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的時候,他的家屬仍然在沛縣,在之後楚漢反目,而劉邦的家人也被彭越的楚軍所俘虜。一直到漢四年秋九月(公元前203年),楚漢議和,劉邦的家人才被放回。
所以說,呂雉並沒有什麼入宮的經歷,他「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當她的丈夫有一天從一個無賴變成大漢朝的皇帝時,她陪他經歷了最艱難的時刻,當然可以一躍枝頭變鳳凰,自然而然成了「第一夫人」。而她則也少了從入宮到得寵的整段「奮鬥」的經歷。
甄嬛是無意的,呂雉是拿到了原本屬於自己的,而武則天則就有點處心積慮了。
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於貞觀九年(635年)在荊州都督的任上去世,而武則天和寡母楊氏被迫留在荊州過活。兩年後,也就是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聽說年輕的武則天聰明伶俐、膽識過人,而且明媚嬌艷、體態豐腴、楚楚動人,於是將其納入宮中,並封為五品才人,賜號「媚娘」,入宮之前的武則天和寡母楊氏道別,看着哭哭啼啼的母親,武則天上前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悲態呢?」由此可見其果真是女中丈夫。
其實,武則天對李世民是早有情愫,她還是少女的時候就經常聽父親武士彠講關於李世民的英雄事迹,也知道對方是一位儀錶堂堂、能征善戰、英明雄偉的英雄人物,這種形象多少左右了武則天的思想,她開始追捧,甚至崇拜李世民。
而等到武則天第一次在宮中見到李世民的時候,發現真人遠比傳說中的更加讓人心儀。也就是在此時開始,她決定打動李世民,走進李世民。
為了能夠接近李世民,武則天不斷模仿他的性格特徵和興趣愛好。比如李世民是一個政治家,他平時比較關注治國之策,所以武則天潛心研究歷史、政治、管理等方面的學問,這樣為她日後成為女政治家奠定了基礎。
還有,李世民非常重視文化建設,其本人也在治國之外博覽群書,本身武則天就是一個好學之人,自此她更加手不釋卷了。
另外,李世民非常喜歡王羲之的書法,平常喜歡臨摹,武則天的書法功底不差,索性也整日開始臨摹王羲之。甚至在之後她的書法作品多少有些可取之處,也有部分作品流傳於後世。
像這樣的事情舉不勝舉,由此可見,武則天的確是處心積慮,她是一個做大事的人,她認準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既然決定了,她就準備一直貫徹下去。
不過,李世民也是一代明君,平常雖然有很多愛好,但是主要的精力還是集中在國事政務上,自然沒有關注到這個剛剛入宮的女子。當然,後宮佳麗數不勝數,像武則天這樣模仿和崇拜李世民的又豈在少數?李世民怎麼可能一一臨幸呢?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末世第一狠人》《四合院之車門已焊死》【白鶴看書】《世界好像公測了》《為小說原住民預告天災》【筆趣庫】《仗劍獨行斬鬼神》《全民星海時代》《靈氣復蘇,我從種田開始修仙》【鴻蒙小說網】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四大強女人:她們的天空沒有簡單二字》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