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化學故事與趣味
  4. 「太空芭蕉扇」
設定

「太空芭蕉扇」

馮志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空芭蕉扇」

你大概看見過流星吧,在滿天星斗的夜晚,它拖着長長的火光,從天上飛流而下……由此,你可能會想到,一個高速飛行的物體與空氣劇烈摩擦所放出的熱量是相當大的,而洲際導彈、返地衞星和航天飛機等再入大氣層時,肯定也會發生類似的現象。那麼,它們為什麼沒有被燒成灰燼?莫非它們身上帶有「芭蕉扇」把「火焰山」的烈火扇滅了不成?

這個問題提得很有道理。

我們知道,射程一萬多公里的洲際導彈並不是像普通炮彈那樣在大氣層中飛行,而是先依靠火箭的強大推力迅速地衝出大氣層,然後在高空拐彎,利用它的飛行慣性再入大氣層後,一直朝目標飛去。有些衞星,例如科學探測衞星、偵察衞星等,在空間完成預定任務後,它們的返回艙要重新返回地面,因此叫返回式衞星或近地衞星。當洲際導彈的彈頭或返地衞星的返回艙重新進入(又稱再入)稠密的大氣層時,由於以幾倍乃至十幾倍聲速的速度俯衝下來,所以它們的動能非常大,1000克質量所產生的動能高達28×106焦耳。這些能量轉化成熱,足以把30公斤的鋼加熱到沸騰。動能這樣大的物體也必然會同流星一樣,同大氣發生劇烈的撞擊和摩擦,在它們前頭產生一個高達100多個大氣壓力以上的衝擊波,並將波前的大氣加熱到七八千℃。在這樣高的溫度下,任何金屬都會立即氣化。

據理論計算和實驗表明:衞星、導彈等再入大氣層時,其頭部迎風面的熱量約佔總熱量的98%,流到後身的熱量只有2%左右。因此,要使它們安然無恙,關鍵是要解決它們頭部的耐高熱問題。

怎樣解決呢?科學家們對高溫金屬和陶瓷等試驗之後,認為走單一材料的路,都沒有辦法克服高溫和脆裂這兩道難關,唯一的出路是找複合材料。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