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和珅:帝王心腹
  4. 第二十八回 暗訪山東彈劾大貪 丟車保帥巧言過關
設定

第二十八回 暗訪山東彈劾大貪 丟車保帥巧言過關(1 / 4)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第二十八回暗訪山東彈劾大貪丟車保帥巧言過關

卻說有一個人,其入仕與升職的軌跡,與和砷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就是福長安。

福長安此人,來頭不小。他是大學士傅恆之子。傅恆並不姓傅,而是姓「富察」。傅恆是滿洲的名門貴族,曾祖哈什屯,做過順治朝的議政大臣,祖父米思翰,做到內務府總管,戶部尚書。父親李榮保,曾任察哈爾總管。

這一家族到了傅恆這一代最為顯貴。傅恆的姐姐富察氏在乾隆二年,被冊封為皇后,富察氏賢惠節儉,深受皇太后和乾隆的寵愛。皇上與皇后感情如此之好的,在歷史上也很少見。皇后如此受寵,弟弟傅恆自然也跟着沾光,但傅恆本身也是很有才能,從乾隆五年初任的一個小小的藍領侍衞,到乾隆十四年出任首席軍機大臣,晉封為一等忠勇公,傅恆只用了九年,升遷的速度比和砷還快。傅恆戎馬一生,功勛卓著,終生為國家效力,四十八歲就病死於征戰緬甸戰爭中。

傅恆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福靈安,封多羅額駙,升為正白旗滿洲副都統,官正二品。次子福隆安,乾隆二十五年娶乾隆第四女和嘉公主,授和碩額駙,封一等忠勇公,官至兵部尚書兼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三子福康安,成就最好,像父親一樣戎馬一生,立功無數,歷任多省總督,晉封一等嘉勇公,最後貴極人臣,無爵可封,受到的待遇在清代三百年間無與倫比。第四子就是福長安。

福長安早年擔任皇宮的藍翎侍衞,一步步升遷到正紅旗滿洲副都統,武備院卿,領內務府,由於特殊的照顧,被任命為軍機處學習行走,即「見學」軍機大臣的職務。但在兄弟們當中,他就太不突出了,他的兩個哥哥都是額駙,地位尊崇,三個福康安的地位也許更是趕不上了。福長安自然不滿足於現狀,一直想立功晉陞。

福長安目睹了年紀與自己差不離的和砷火箭般地飛升,自然不舒服。怎奈自己沒有什麼突出的才幹,想立功也是很難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找機會。

恰巧這時有地方官員來軍機處通報:山東受災,朝廷撥了賑災款,國泰貪污了大部分銀子,無數災民飯都吃不上,民不聊生。

福長安結了這個奏摺,報送給阿桂。阿桂道:「國泰是個貪官,我也有所聞。只不過此人與和砷關係密切,如若被和砷發覺了,恐怕也查不成。」福長安道:「那就速戰速決。」阿桂道:「我倒是想速戰速決,皇上雖然對我信任,但彈劾之類的事,一般都會問詢和砷,甚至叫他去辦案,我也是躊躇該怎麼上奏。

福長安立功心切,道:「佳木公,讓我和你一起上奏彈劾,皇上自然會多信任幾分。」

阿桂覺得此言有理,於是聯合福長安向皇上上奏,說是國泰性情怪癖,對自己的行為不懂得約束,又貪污賑災款項,請求查辦處罰。

果然不出阿桂所料。乾隆對國泰的印象是很好的,能幹,頗有政績,又是進貢能手,如果要說是個貪官,乾隆還真有點不信。當然,因為阿桂也沒什麼證據,奏章也不是很有說服力。乾隆看了奏章,猶疑不決。

阿桂奏道:「皇上對貪污極為痛恨,不如緊着派人去查處,山東離京城又近,若被人通風報信,只怕難查。」

乾隆想起山東布政使於易簡正來京述職,道:「一省之巡撫,不能聽了點風聲就觸動欽差,我問問於易簡再決定是否查處。」

當下召見於易簡。於易簡乃是原來首席軍機大臣于敏中的弟弟,為官多年,頗有見識。於易簡聽得皇上打聽國泰的為官,回道:「啟稟皇上,國泰任職巡撫一來,微臣從未見過有貪污、受賄之舉。相反,國泰一心為國,兢兢業業,絕無欺瞞朝廷之事。巡撫為武官,對下屬要求比較嚴格,有些下屬受到懲罰,心中有怨氣,才能產生一些謠言,請皇上不要,以安臣子之心。」

於易簡說得有條有理,乾隆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認為最多是國泰有點小毛病,被人抓住把柄,於是不再深究。阿桂與福長安落個小題大做的評價,卻也毫無辦法。

一波方落,一波又起。由各監察御史,叫錢灃,字東注,雲南昆明人。乾隆三十六年中進士,被乾隆任命為江南道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屬於言官,官職負責向皇帝提意見和建議,專門告狀。監察御史官職不高,只有從五品,但責任重大,負責監察百官、巡視郡縣,清朝祖制,皇上是不能殺監察御史的。

而乾隆後期,朝廷內外貪腐成風,監察御史雖然權力很大,卻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官場之貪,都是拉幫結派,一抓就抓一串,抓得、得不好就得罪一串,一般的監察官員,都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甚至被貪腐者收買,知貪不報。錢灃這人是個死腦筋,一反明哲保身的風氣,敢言他人不敢言的事,乾隆相當信任他。錢灃的成名作,是彈劾陝甘總督畢沅貪污之事,查實之後,畢沅被處分降級。錢灃由此名聲鵲起,有「鳴鳳朝陽」之譽。

錢灃聞得山東貪腐之風後,潛入山東,經過一番走訪調查,回京後彈劾山東巡撫國泰、山東布政使於易簡:勒索下屬,隨意攤派,貪污國庫。山東連續三年受災,繼續徵收賦稅,當地民不聊生。

錢灃的彈劾與阿桂的彈劾不一樣,第一,他準備充分,親自走訪,有名有姓的證據,其次他是專職的彈劾官員,皇上比較信任與重視。

乾隆道:「查辦李侍堯案件,和砷辦得漂亮,此案你就清楚其中線索,就讓和砷喝你一起去查吧。」

錢灃心裏明白,自己與和砷一道查辦此案,只怕是艱難重重,最有可能被和砷與國泰里外合謀,弄個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便奏道:「此案案情重大,涉及兩個朝廷要員,請求皇上再派一人通往。」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