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氏猜想》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液氦被抽離的同時,解凍程序開始執行。
在調整了適合激活大腦的生理溫度後,具有吸收和放射生物電的電極觸頭也開始伸入大腦各區域皮層。
冰冷的儀器設備建立起模擬磁場,經過不同磁振頻率的調整輸出,這顆冰凍了近兩個世紀的大腦終於有了最初的磁振回應。
「大腦蘇醒,初步檢測各區功能可以正常運轉。」
大腦蘇醒,不代表人的意義上的復活,它只是表明這顆大腦沒有壞,還可以用,僅此而已。
「缺乏人的主觀自我意識,它現在只是一個生物信息存儲器而已。」
這個生物信息存儲器跟任何有實物形式、無實物形式的存儲器不同,它們無一例外的要進行數據進制的轉換才能進行存取操作;在存取操作的時候都能在數據轉譯之前有個直觀的結果,那就是有內容結果或者沒有內容結果。
而這個生物信息存儲器,有沒有內容結果都不能被直觀地識別到。
即便這個戰艦所屬的母星世界再發達的科技,擁有比地球人類更先進、更高級的儀器設備,也不能直觀地看到大腦里的信息內容,就跟人腦還有90%待開發的領域一樣,永遠被一層未知的迷團所掩蓋。
這是因為,對於人類大腦的讀取方式還不是千篇一律的那種,不是編譯出一種解碼程序或者實現進制轉換就能像讀取電子存儲器那樣點擊打開即可。對於大腦裏面不同的記憶內容,必須要有對應的讀取方式。
換言之,想獲得更多的記憶內容,完全起決於手中掌握到的讀取方式的數量。
戰艦科學家開始使用他們母星上掌握到的讀取方式,每一種讀取方式都對應激活了這顆大腦某一區域的神經元,並使之產生一種聯結方式。
在大腦內部,不同的神經元進行不同方式的聯結,會產生不同的腦電波迴路。這些不同的腦電波迴路就是不同的記憶方式,也即是對應着不同的記憶內容。
很遺憾,戰艦科學家經過他們一系列的讀取方式後,只能讀取到這顆大腦主人的衣食住行的記憶內容,這些內容更多是傾向於人體基本的生理本能。
「必須要加入情感的刺激,才能獲取有用的記憶內容。」
人活着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場情感體驗過程。沒有情感體驗的人生,其大腦里存儲的更多是關於動物本能生存的神經機制,毫無內容可言。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