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白駒過隙,悄悄從指尖溜走,七月流火,連續多日的高溫天氣,使熱氣流竄到每一個角落,連行道樹都無精打采垂頭喪氣,只有知了肆意喧嘩着讓人鬧心。
當國航波音747客機平穩降落在三亞機場,袁華重新踏上祖國土地時,眼眶微微濕潤,以略顯誇張的詠嘆調高聲吟誦道:
「為什麼我的眼睛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張毅、蔣路霞等劇組成員不禁會心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唯一沒樂的是導演林超閑,虎着臉說:
「哎,你不要老是陰陽怪氣的行不行?」
袁華挑了挑眉:「怎麼?咱都出去這麼久了,此時此刻抒發一下遊子還鄉的心情都不行嗎?」
林超閑冷哼一聲不吭聲了,其他演員則是偷偷的笑,其實他們這三四個月也被林超閑折騰的夠嗆,但是他們可沒有袁華這樣的底氣,可以肆無忌憚地「內涵」導演。
要說袁華真有這麼愛國,就出去幾個月回來一趟就搞得熱淚盈眶的,那估計也沒幾個人信,未免太假,這段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主要還是因為這段時間在國外過的實在是太苦了,所以這一次回國也算是結束噩夢,苦盡甘來的標誌,因此才會這麼激動的「詩以言志,有感而發」。
回顧《紅海行動》全組這段在摩洛哥長達101天的艱苦拍攝,恐怕就連導演林超閑自己也有幾分「不忍回首」,因為每一場戲的拍攝環境都極其艱苦,大家都不好過。
沙漠戈壁,高山溝壑,黃沙漫天,子彈橫飛,坦克追擊,突圍爆破……《紅海行動》一幕幕壯闊大氣的荒漠激戰場景,觀眾們坐在影院都覺得頭暈目眩,灰頭土臉,更別說拍攝電影時攝製組和演員們吃了多少土,受了多少苦。
但正因為這樣的戈壁腹地和炎熱氣候,才與原型故事相契合,才能給觀眾呈現最真實、最震撼的熱血場面。
其實袁華他們一開始在卡薩布蘭卡的那段時間也還算湊合,雖然說此處地處非洲,但是至少還算是繁華,多少有些不便之處,但還能接受,忍忍也就過去了。
不過當拍攝地點從城市轉移到荒漠戈壁的時候,隨着取景地逐漸接近撒哈拉沙漠,生活品質也自然直線下降,讓所有人都叫苦不迭。
沙漠里拍戲才是最最考驗人的,平均溫度達到45度以上,而且拍攝場景很多都是真實爆破,具有不小的的危險性,當初林超閑找演員的時候,很多人聽到要在沙漠里拍戲都望而卻步!
可能很多人都略有耳聞,沙漠的晝夜溫差可以達到20°以上,還經常會遭受沙塵暴的「洗禮」……但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恐怕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麼遭罪。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變身齊天大聖,覺醒七十二變》《成為雍正妹妹之後》【筆迷閣】《偽裝大佬那些年》《我的師妹不可能是傻白甜》《要高考了,機甲到底怎麼開啊》【穿越了】《聖拳!》《泰昌大明》《了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