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人在南宋,開局救了柔福帝姬》最新章節。
在朱雲看來,王安石的治國觀念基本上就是抄一些古書中迎合皇權的橋段實行,碰巧神宗皇帝當時手頭緊,於是王安石就獻上了他發明的民兵之法-保甲法。
王安石也不管古典時代的公民兵制度是建立在土地普遍分配的授田制度,均田制度,就開始了在收免役錢的情況下強制徵召百姓服兵役的保甲法。
也許王安石等人認為,保甲法一方面可以增強全民軍事素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節約軍費。
確實,從理論上來看,這樣成本很低,每人每天只需要三升米的口糧、十一文錢的鹽菜錢,比禁軍便宜多了。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痕骨感,用朱熹的話說,王安石這一招對地方衙門和地方駐軍是毀滅性打擊!
為何靖康年間金軍南下的過程中,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宋軍在金軍面前幾乎是一觸即潰,會有十七個金軍騎兵擊潰了兩千宋軍,守衞黃河的數萬宋軍被對岸一通戰鼓給嚇的潰逃這類讓人瞠目結舌的戰績。
因為這些所謂的「宋軍」絕大多數都是臨時拉的保甲民兵,女真騎兵面對這種臨時招募的烏合之眾,自然是能如入無人之境。
創造出著名的「東華門外當狀元才是好男兒」段子的韓琦,擔任定州軍總管時期,當時定州軍足足有十萬軍額,佔到河北禁軍總數三分之一,但到了大藝術家時代就剩下六七千人了。
金軍南下時,河北許多城市甚至沒有禁軍駐紮,平時治安城防全靠保甲法下的民壯,也就是沒有上過戰場的壯丁。
靖康元年初,金軍第一次進攻開封,「小種經略相公」種師道帶兵勤王,在陝西東湊西湊,也就湊了一萬五千人而已。
說句不客氣的,歷朝歷代像大宋這麼奇葩的僅此一家!
別的朝代對外戰爭的出兵數量是嚇唬敵人,就我大宋在自己家國土上的禁軍駐防數量是忽悠自個兒的,絕大部分都只存在於樞密院的兵籍當中,實際上在當地連個鬼影子都找不到。
靖康年間,完顏宗望都嘲笑宋人:「聞南朝有兵八十萬,今在何處,今何不迎敵?」
殊不知我大宋當然有兵不止八十萬——只不過絕大多數都駐紮在大宋樞密院的架閣庫裡邊。而且他們存在的唯一的意義不是打仗,而是為了讓官家吃軍餉╮(╯▽╰)╭
仔細品味朱雲的這番長篇大論,刁翬也是老臉一紅,在王相公的各種神操作下,地方州縣僅有的一點兵權和財權給收走了,他們這些地方官日子過的一個比一個苦逼。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