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龍脈沈婉佳
  4. 第88章 批准立項(87)
設定

第88章 批准立項(87)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北京市的南城和北部發展不同步,被稱為「陰陽臉」城市。

南城的概念,是指崇文門、正陽門(前門)、宣武門這「前三門」往南的區域。

據史料記載,南城早在元代就已形成了較為繁華的商業區。明永樂年間,從南京遷來的商戶達2.7萬之眾。到清代,南城已經形成一個「集商業、娛樂和漢人士大夫文化為一體的獨特城區」。

但隨着清末國力衰微,戰亂頻仍,南城與整個北京城一併滑落。民國時期的北平政府也曾有過重振計劃,但1928年建都南京,這個計劃便成了一個肥皂泡。

1952後,北京歷經數次區劃調整,崇文、宣武,丰台以及後來併入的大興、房山,形成了今天的北京南城地區。

公開數據顯示,2008年,原崇文、宣武兩區的gdp不及東城和西城的1/5,丰台不及海淀和朝陽的1/40,南城人均gdp不到北城的一半,僅為北城的46%。

有人說南城處於「下風下水」,自然條件和百姓居住心理,都有着天然的區位劣勢。

也有人說南城的現狀比較破碎,鐵路、物流、車站、碼頭等不可移動本體多,整體規劃難度大。

就投資規律而言,資本必然流向發達地區,而且資本越扎d066694c堆兒產生的效益越大。因此,南城的開發要逆着這個規律走,其難度可想而知。

南城的人口結構複雜、產業層次低下,是其發展滯後的後天原因。資料顯示,南城的暫住人口超過總人口數40%,普遍存在受教育水平低的問題。高中以上學歷人口僅佔18%,「低保」和失業人口基數十分龐大。南城實際上就是「沒有戶籍的人口的聚集區」。

據說南城歷史上也不是精英人群的聚集區。史料記載,居住在南城的「土著人口」,也多是以服務業為生的下層市民,如手工業者、小商販、店鋪學徒,以及天橋「八大怪」的街頭藝人之類。

解放後,新中國的政府機關普遍搬進東城西城留下的前清王府。比如北京市政府就選擇了正義路東側的肅王府,公安部就選擇了正義路西側的淳王府,教育部選擇了西單大木倉胡同的鄭親王府,民政部最初則選擇了西黃城根南街的禮王府,等等。

由於清朝皇帝早被民國推翻,世襲了十來代的王爺們早已風光不再,王府早已經易手歸入軍閥新貴名下,或者被列強劫掠,屬於「公逆產」房子。「公」就是公產,「逆」則是逆產,即國民黨政府官員、漢奸、特務等政治上屬敵對分子的人的房產。房子主人要麼跑了,要麼抓了,要麼被鎮壓了。王府較大,適合辦公,其它公逆產房子面積較小,就都分配當了宿舍。後來中央政府在三里河一帶興建了新的辦公樓和住宅樓群,這在客觀上仍然沿襲了官宦人家聚集在東城西城的舊例。

共處南城的崇文、宣武,曾流傳一則笑話,說他們在舊城改建時,拆了一條街,只拆出一個科長,還是退休的。因為在嚴重依賴政治和國家資源分配的城市發展邏輯下,一輪又一輪的開發熱潮中,包括十大建築,北京飯店改造、建國飯店等現代商業設施等,南城早被選擇性遺忘了,只是充當看客。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龍脈沈婉佳》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