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陶硯瓦家的老宅院是個兩進四合院,始建於清末,位於陶村正中的十字街東北角。坐北朝南,青磚為皮,土坯為肉,屬於典型的平原民居。大門口西側有一個廢棄的石碾,記憶中經常有人在那裡打坐。朝南兩扇破舊梢門,進來是個門洞,常放置一些隨用隨添的柴草。迎面是東屋的南牆,左手是南屋東牆,左拐有個開口通向前院。進前院左側是一明兩暗三間南屋,右側是隔開里外院的門牆。別看這個小小的前院,東北角是個雞窩,然後是一棵高高的曲樹,曲樹旁邊北牆上有個佛龕,佛龕兩側磚刻「晨昏鈷叩首,早晚一爐香」一聯。然後是二門,緊挨里院西屋南牆的耳房,被隔在外院,也叫草廈子,緊挨西院牆的廁所,男女混用,以咳嗽迴避。
二門有門樓,頂部青磚挑檐,有雙面磚雕,雖然十分簡陋樸拙,但也看出村野瓦工之匠心。
進了二門就是里院。有北房、東西廂房各三間。北房高聳,而且兩側皆有耳房。門外有台,五級台階可上。台階東側有一棵石榴樹,枝幹虯曲,亦不知其年歲。東屋西屋都比北房矮。
陶硯瓦就出生在東屋北間。
自打記事起,就經常見奶奶跪在外院牆上的佛龕前,或者是屋裡灶王爺像前,點上三炷香,兩手合十,嘴裏念念叨叨。他就在一旁觀看嬉笑。奶奶寵他厲害,只當他年少無知,倒也不真的怪惡。奶奶去世以後,母親接續香火,陶硯瓦有時也陪母親跪下,權當是陪母親完成一件家務。
啟蒙後,他接受黨和國家無神論教育,更從不把神鬼放在心上。放暑假他經常為生產隊看莊稼,既能掙工分,又不耽誤學習和玩耍。有一年和他一起的鄉鄰大哥有事,白天由嫂子替班,十幾個晚上他一個人睡在土墳旁的窩棚里。那時他才十四五歲,鄉人皆以為奇。
幾十年來,陶硯瓦從不算命、求神。廟看得很多,但也從不跪拜,從不進香,從不禱告。他對佛的原則是敬而不拜。他對佛學其實也很有興趣,也曾認真了解其基本學脈,興衰流衍。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他只在習帖時臨寫《聖教序》、《多寶塔》、《麻姑仙壇》諸法帖,平時寫字從不抄經。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龍脈沈婉佳》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