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歷史小說
  3. 三國好孩子
  4. 第十三章 萬事開頭難
設定

第十三章 萬事開頭難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確認了曹操已經撤出徐州土地後,孔融和田楷一起撤兵走了,這兩位亂世大哥大雖然本事差點,運氣爛點,命也短點,但是在講義氣方面還算不錯,帶着一大幫子弟兄千里迢迢來救老朋友陶謙的徐州,末了也不要什麼報酬,聽了陶謙父子幾句沒營養的感謝話,然後二話不說就帶着弟兄們回去收保護費了,連茶水都沒有多喝幾口。

做哥們至此,在這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三國亂世里,孔融和田楷確實算得上兩個難得的好哥們,所以陶應不僅記住了他們的恩情與仁義,也下定決心有機會一定要報答他們——然後再從他們身上狠狠敲上一筆!

趙雲也走了,帶着劉備從公孫瓚那裡借來的一千騎兵走了,離別那天,陶應拉着陶商和陶基兄弟一起去給趙雲送行,看到劉備拉着趙雲的手哭得死去活來,趙雲也是哽咽出聲,陶應就明白自己已經幾乎不可能把這個超強武將拉到手了,所以陶應也懶得展現絕對超過劉皇叔的精湛演技,只是鄭重其事的向趙雲道謝,並且告訴趙雲,趙雲只要願意,可以隨時來徐州,徐州的大門永遠向子龍將軍敞開。趙雲禮貌的感謝了陶應的邀請,劉備則在一旁暗暗冷笑,對陶應在自己面前挖牆腳的不自量力舉動嗤之以鼻。

緊接着,劉備也帶着關羽和張飛走了,帶着他的兩千多平原班底到小沛城駐紮去了,還帶走了陶謙支援的九千石糧食和三十萬錢軍餉,此外還有大量的武器、戰馬、草料、軍帳、鑌鐵和各種各樣的軍需物資,絕對算是撈得盆滿缽溢。

曹豹和曹宏等徐州重臣都不贊同給這麼多,年輕氣盛的陶基更是堅決反對,覺得劉備僅有兩千多點兵馬,給這麼多純粹浪費,對於剛剛經歷曹操之亂而元氣大傷的徐州來說,更是難以承擔的財政重負。

陶謙沒有接受侄子和心腹們的反對,陶應也堅決站到了陶謙一邊,借口知恩圖報勉強壓下了陶基和曹豹等人的反對,將承諾的軍需糧草如數交到了劉備手裡。因為陶應計算得很清楚,這些錢糧即便留在手裡,短時間內也很難打造出一支象劉備軍那麼強悍的軍隊,同時還會落下忘恩負義和言而無信的罵名。所以,與其吝嗇,倒不如大方一點打發給劉備這條看門狗,既可以暫時安撫住這條白眼狼兼老大剋星,又可以博得知恩圖報的美名,對於目前元氣大傷的徐州軍隊有着無窮好處。

算盤雖然打得漂亮,但接下來收到的兩個消息,陶謙和陶應這對忠厚老實父子就說什麼都笑不出來了,第一個消息是,擁有上萬奴僕的徐州首富糜竺和糜芳兄弟,借口幫助劉備屯田,為徐州百姓減輕負擔,給劉備送去了兩千私軍和一批糧草軍需,把本就已經很肥的劉備養得更肥,也直接擺出了堅決支持劉備的立場。

第二個消息更糟糕,駐守琅琊郡開陽城的徐州大將騎都尉臧霸,借口在與曹軍戰時受傷,拒絕了陶謙邀請他到彭城共商徐州重建的召見,同時又派出了副手孫觀趕赴小沛,祝賀劉備移駐小沛。

臧霸的騎都尉官職是陶謙在黃巾之亂時封的,黃巾起義被平定後,臧霸率軍駐紮開陽,逐漸擺脫陶謙控制,等同獨立,現在徐州五郡經歷曹操之亂,徐州軍隊主力元氣大傷,手握上萬兵馬的臧霸軍實力實際上早已超過徐州軍,陶謙名為邀請臧霸到彭城共商徐州大計,實際上也是想再籠絡一下這個桀驁不馴的小號軍閥,爭取拉過來真正為己所用,而臧霸拒絕陶謙召見卻又主動向劉備靠攏,其中的味道,自然是危險無比。

陶謙暗底下對臧霸再怎麼咬牙切齒也沒用,徐州軍隊現在的實力既不夠教訓臧霸,更不敢得罪臧霸,所以陶謙也只能忍氣吞聲的派出使者趕赴開陽,給臧霸又是送葯又是問候,盡量維持住與臧霸的薄弱聯繫,確保翻臉的最後一層窗戶紙不被捅破,同時又加快了重整徐州軍隊的工。而藉着這股春風,咱們的陶副主任,也終於被陶謙親自任命為徐州點軍司馬,與徐州首席大將曹豹同時展開了招兵工。

興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三月初二,陶應在徐州刺史府大堂上接過點軍司馬牌印,正式就任點軍司馬一職,上任當天,陶應頒佈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張貼榜文,告諭徐州百姓,號召徐州百姓踴躍參軍,接受軍事訓練,共同保衞徐州土地。

順便說一句,陶應其實也想過回老家丹陽招兵,可惜丹陽現在的太守兼孫策的親母舅吳景,和陶應的便宜老爸陶謙是死對頭,又處於揚州刺史劉繇的控制之下,老陶家想回丹陽招兵基本上是找死,所以陶應也沒了辦法,只好在徐州就地招兵了。不過還好,陶應的建軍理念早已擺脫了這個時代的束縛,對兵源的地域要求不高,影響也不是很大。

陶應的招兵點設在徐州東門外的小校場上,三月初三天色剛明,全身甲胄的陶應就興沖沖的來到校場上,準備親自挑選合格兵員,可是到得現場一看,陶應卻頓時傻了眼睛,原來小校場上壓根就沒有陶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還連人影都沒有幾個,負責登記新兵名字的徐州官員面前,也只有十來個面黃肌瘦的徐州百姓在排隊,其中還老的老,小的小,一看就不是什麼好貨色。

「怎麼才這麼幾個人?」陶謙震驚的向陶謙指派給自己的副手堂弟陶基問道:「是不是榜文被人撕了,徐州百姓沒看到?」

陶基是陶謙硬調給陶應的副手,已經有半年多軍隊經驗的陶基原本打算在曹豹麾下大展鴻圖,根本不想給半點軍事經驗沒有的書獃子二哥當幫手,只是不敢違背對自己有着養育之恩的伯父,這才勉強從命,到陶應麾下擔任了一個牙門將——但心裏自然是滿肚子不樂意。所以這會聽陶應問起,陶基馬上就沒好氣的答道:「榜文貼在城門旁邊,有守門將士看着,誰敢去嘶?」

「那為什麼沒有人來投軍?」陶應追問道:「徐州剛剛經歷大亂,百姓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應該有很多人願意當兵吃糧啊?」

「二哥,你到底懂不懂軍伍?」陶基更加沒好氣的說道:「現在是三月,農忙季節,曹兵又退了,徐州百姓能不急着回家種點莊稼,能有幾個留在城裡等着餓死?還有.

死?還有,曹將軍十天前就已經開始招兵了,那些想當兵的百姓早就到曹將軍那裡投軍了,還等你?」

陶應拍額叫苦,暗罵便宜老爸陶謙辦事拖沓連累自己,怎麼會讓曹豹先招兵自己後招兵,讓自己從容挑選合格兵員?

「二哥,要不算了?」陶基乘機慫恿道:「把情況稟報伯父,請伯父別讓你單獨組建新軍了,我們哥倆個都到曹豹將軍麾下去任職,請曹豹將軍分一支軍隊給我們指揮。」

「歸根結底,你小子還是不願意跟着我對不對?」陶應瞪了陶基一眼,狂妄冷哼道:「你如果一定想回曹將軍麾下,我也不勉強你,不過別怪當二哥的沒有提前告訴你,將來你可別後悔!曹豹手底下那幫兵,根本不夠看!」

陶基把臉扭開,對書獃子二哥的狂妄言語嗤之以鼻,只是看在兄弟份上沒有哼出聲來,倒是陶應和陶基兄弟身後傳來了大聲的尖銳冷笑,「曹將軍麾下的將士不夠看?那什麼樣的將士能入二公子法眼呢?曹賊的虎豹騎?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還是呂溫侯的陷陣營?」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趨吉避凶,從天師府開始》《別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他知道風從哪個方向來》《重回年代趕海打獵》《1979黃金時代》《古代農家養娃種田日常》《華娛之別和我談藝術》《重開吧!蜘蛛俠!》《從長生苟到飛升》《我用遊戲改變了時間線

《三國好孩子》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