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淋雨,簡直妥妥的尋死,環伺周圍的家丁和武婢一看情形不對,趕忙將少年少女連拉帶捧的拖進屋內。本來樓家的家丁還不敢確定,待聽見自家小公子在庭院里的那番熱烈表白後,就十分自來熟的將樓垚和程家小娘子一道打包送去縣衙,而同樣目擊現場的程家護衞武婢女自不會拒絕。
這日傍晚,在縣衙後院對賬目的桑氏收到兩份大禮包,渾身濕透已有受寒跡象的親親小侄女一枚,渾身濕透但毫無受寒跡象的河東樓氏小公子一隻。
沐浴更衣後,少商毫無意外的病倒了,頭暈臉熱流鼻涕,手腳發軟連湯碗都捧不住,鈍鈍的一頭昏睡過去。倒是連續長途趕路的樓小公子身板健壯精神抖擻,喝下三碗薑湯後連個噴嚏都沒打,東張西望半天見不到少商,還羞羞答答的問晚膳是否『全家』一起吃。
桑氏笑眯眯的回答:晚膳由我和你程世叔陪你吃,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一頓晚膳沒吃完,程止夫婦就把樓小公子里外里問了個透。
桑氏支肘沉思,時不時的上下打量樓垚。
程止則再度擺出老岳父的挑剔嘴臉,拉長了聲調:「你知道我們的去向,既然近在臨郡,又聽聞東郡有亂,怎麼不趕緊來看少商?」
樓垚嚇的連連擺手:「不不,叔父誤解我了。東郡出事前家父就打發我回都城了,說這婚事他會仔細考慮,隨後我就慢慢騎馬回去。半個月前我堪堪望見都城大門才聽聞東郡太守樊逆作亂,我,我連忙調轉馬頭來找你們了!幾日前,在官道撞上我家老僕一行,說家父已經答應婚事了,他們就是父親遣回都城給阿母送家書的!」
程止撇撇嘴,算是八折滿意吧。
作為負責任又自以為清高的監護人,程止次日就想送樓垚回山陽郡或都城,結果樓垚一聽少商生病卧床,無論如何都不肯走,反正樓家有的是錢,便想在縣城買處宅邸住下。
程止一聽就頭大如斗,忙將樓小公子拖進縣衙後宅的廂房安頓好。那日侄女和樓垚一通大吵大鬧,醫廬里里外外那麼多人都看見了,他從城防回家這麼小半日功夫就傳到耳朵里了,若樓垚再住到外面去,人來人往,那還不鬧的滿城風雨。
與此同時,桑氏則得了一好一壞兩個消息。
壞消息是,過度勞累心事鬱結加上淋了一場冬雨,侄女的風寒貌似加重了,夜裡發起了低燒;好消息是,怎樣都無法勸侄女離開的醫廬,如今終可以順理成章的給她辦辭職手續了。
誰知少商一病數日,始終醒醒睡睡,桑氏不免愈發擔憂起來。好在醫士反覆確認,斷言是過度疲勞而致風邪入體,慢慢將養總會好的。饒是如此,程止依舊從鄰縣公孫師兄那兒請來一位久負盛名法力高強的巫醫,在縣衙後宅狠狠做了一場祭禱。
話說,程止夫婦自從接手了侄女,簡直沒有一日不操心的。離開都城那陣擔心她剛挨了打,小孩兒家會鑽牛角尖,整日變着法的帶她遊山玩水騎馬吹笛宴客訪友。
好啦,心情開朗了,人也豁達寬厚了,結果蓋頭遇上一頓兵亂,讓她小小年紀就看了一堆又一堆的死人,還大多四肢不全,死狀凄慘。後來讓她去醫廬搭把手過個渡,誰知她把這事上心了,做的既認真又負責。
早出晚歸,事必親躬,眼看着她每日從醫廬回來越來越鬱郁傷懷的臉色,程止和桑氏直恨不能甩自己一個耳光,夫妻忍不住探討起當初究竟是誰出的這個餿主意!
「……哦,我記起來了,那時我還在屋裡養腿傷呢,次日清早起身就聽阿薴說嫋嫋去醫廬了。就是你,就是你出的這餿主意!」桑氏看着榻上昏睡的女孩,憂心忡忡,同時扭頭恨恨的瞪丈夫
程止坐在床榻對面:「不是你一直叨叨着既然碰上了這場大亂,就順勢給嫋嫋掙點好名聲,什麼悲天憫人呀,慈悲為懷呀。縣城裡也有着姓豪族,待嫋嫋的好名聲傳回都城,將來婚配也容易些。」
桑氏摸着女孩嫣紅鬱熱的臉蛋,道:「難道就只能去醫廬?」
「那能去哪兒!是去城防看數千赤袒了半個身子的壯丁幹活,還是去兵營聽那麼多大老爺們說葷話?再不然出城去各鄉里安撫百姓,萬一碰上漏網的賊匪怎麼辦?醫廬就不同了。在城裡,又有護衞家將看着,藥材糧食由你籌集送過去,不過就是煮煮湯藥清點賬目嘛!」
程止覺得自己很冤,「何況我看她這一路屍山血海過來都沒大驚小怪,區區醫廬自然不在話下。」
「你知道什麼!」桑氏壓低聲音,「嫋嫋就是這個性子。若受了欺侮不平,那她是一點委屈都不肯受的,非要以牙還牙不可。可若是傷了心懷……」她嘆口氣,「嫋嫋反要藏在心裏,壓着不叫人知道了。」
程止長吁短嘆:「是呀,這病還是要快好起來,都要成親的人了。」
桑氏面無表情的看着丈夫:「我覺得忘記了兩件事。第一,哪個說嫋嫋要嫁樓公子了?八字都還沒一撇呢。」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來》《玄鑒仙族》【黎明小說】《火紅年代,開局大學演講》《獨悅你[帶球跑]》《大宣武聖:從練功加點開始》《規則類怪談扮演指南[無限]》《歲歲平安》《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大明:嘉靖修仙啦》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