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玄幻小說
  3. 舊神殘夢
  4. 離開前邏輯的襁褓
設定

離開前邏輯的襁褓

《舊神殘夢》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沒看到第二卷請勿閱讀)

在一個規則紊亂的世界,人類認知方式的發展將會無比艱難。

在前世那種沒有巫術,也沒有明顯非邏輯事物的世界,人們依然在為世界的本質是唯心還是唯物爭論不休。人類認知經歷了從巫術,到宗教,再到科學的艱難成長。直到二十世紀,才將科學哲學體系建立起來——以可證實性為問題的意義標準,只研究可觀測的現象。從而將那些糾纏人類數千年又根本無法證明無法解答的形而上的問題,徹底排除到了討論對象之外。

科學與迷信的最大區別,並不在於是否承認鬼神的存在,而在於認知世界的方式。也許偶然間掌握某種規律和原理並不困難,但要形成系統而嚴謹的認知方式,則需要極其精密的思辨。

那麼在這個世界呢?巫術會真實生效,意圖可以干擾現實。又在存在大量非邏輯事物。可以說到處都是能讓人類認知墜入錯亂深淵的陷阱。但是在這種前提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類卻依然孕育出了建立在證明和證偽基礎上的認知方式。對此柯林也只能驚嘆,人類的理性,真的很強大。

如果不是出生在這裏並且親眼所見,柯林一定會認為:這種世界的智慧生物恐怕將永遠停留於非理性時代。如果巫術真實存在,祭司們也許也將永遠擁有絕對的權威。甚至在這之前,大量存在非邏輯的事物將讓人類無法走出前邏輯的原始思維,也許就連文明都難以萌芽,科學則是更遙遙無期的存在了。

但它確實出現了,而且因為環境嚴苛而成長得異常健壯。前世地球的科學哲學因為二十世紀的物理學革命而成為獨立學科。而在這個世界,科學哲學幾乎伴隨着經典物理的誕生同時出現,因為這個世界的「科學」在一開始就必須嚴格敲定討論的對象。這個對象一開始被定義為「物質性的問題」,如今則延伸到了「具有可證偽性的問題」,科學認識論被運用到了超凡之物上。安赫同盟的「艾薩克·牛頓」竟然只是一個死於新曆513年的小人物。歷史對他的記錄極少,除了名字之外,幾乎沒有什麼生平。這是因為在當時的安赫學界,在靈素和鏡像之後發生的問題幾乎是無關緊要的。但正是這個「小人物」,建立了經典物理大廈的基礎。同時他和地球那位牛頓的不同之處在於,直到最後他也沒有聲稱不可言敘述者就是那些力學定律背後的「第一推動力」,因為他只是謙卑地認為:

「那不是我的學科應該去討論的問題。」

沒有人想到,從這種不起眼的謙卑中步入成熟的認識方法,最終會主宰如今的安赫學界。

也許從初代聖王的答案中,就留下了某種理性的種子:不要將任何一個答案視為絕對的真相,那也可能只是真相的影子。而人類能夠接近真相的前提,就是允許和承認謬誤的存在。

所以相對於教士們而言,大部分學者在面對「第一因和第二因」等問題時顯得從容了許多。既然這個問題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那他們就沒有必要去勉強解答。

畢竟他們允許某個假設最終是錯誤的。同時只要這個假設還沒有被證偽,也就依然具有可借鑒性。

但是對於宗教化了的諸教團而言,靈素去向這個問題就顯得致命了許多。萬一聖王留下的宇宙模型被證明是錯誤的呢?那麼諸教團的合法性似乎也會跟着遭到動搖。他們想要讓自己纂取權威,就必須將聖王塑造成權威。結果經過上千年的神化,那個從一開始就在強調自己只是在盲人摸象的人,反而成為了最不能犯錯的人。

在聖王生前的一言一行的記錄上,如今已經滋生出了茫茫多的教義。各個教派為其中的無聊細節爭論不休,甚至為聖王加冕時穿了幾層儀服的不同見解而分裂。所以面對聖王可能的錯誤,哪怕這僅僅是一個未被證實的可能,他們也必須要去做出解釋。

同時也有些開明的教士將這稱為一種啟發,現代物理的發展,終究也為一些真誠的求知者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問題。

不能說他們的解釋都是欺騙,畢竟這就是他們一貫的認知方式:幾乎完全依賴直覺和靈感。與科學相比是非理性的,卻又未必是錯誤的。因為在這個世界,某些知識確實來自於靈魂深處「神秘火花」的閃爍,神性一瞬而逝地復蘇或降臨。某些人也許真的會感應到超驗的存在,並清晰地說出他原本不可能擁有的見解。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恆星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